“干农村工作,就要实实在在为乡亲们办事,让大家都能够早点儿过上好日子?!闭馐遣诺┤瓮孪睾颖毕绺袷哺翊宕逦嶂魅魏?,说得最多的一句话。扎实的工作作风,也让他得到了村民们的一致认可。2014年,他又担任起格什格村村党支部书记一职。多年来,他毫不懈怠,一心一意为村里谋发展。
自然环境严酷、产业结构单一且生产方式粗放等因素的制约下,格什格村的贫困由来已久,村民们大多以放牧为生。群众脱贫,这是才旦上任后,一直坚持不懈的目标。
2000年,同德县委县政府提出发展和建立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,才旦作为一名村干部,把壮大村集体经济当成了头等大事,广泛征求村里的老干部、老党员和牧民群众的意见,经过村两委多次研究协商,通过国家项目支持和群众自筹的方式,兴办了马鹿养殖场经济实体。
格什格村距离同德县城一百多公里,一些区域有着优质的自然草场和地下泉水资源,为发展生态养殖提供了优越条件。依托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,村两委立足实际,理清发展思路,盘活资源优势,决定发展牦牛良种繁育产业和特色畜产品加工销售产业。如此一来,格什格村形成了马鹿养殖、良种牦牛繁育、特色畜产品加工销售等产业融为一体的集体经济模式,并于2012年正式成立同德县格什格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。
合作社的成立,让才旦心里的一块大石头落了地。每年6月、7月是取鹿茸的时候,市场上的价格的确很不错,比起牧民们牛羊的收入,不知道增加了多少倍。
村民布德老人,担任着合作社鹿场场长一职。他告诉记者,起初入社的村民还不到全村户数的一半,但随着合作社发展迅速,效益一年比一年好,村民们纷纷加入进来,收入一年比一年高。现在合作社放养鹿有三百多只,是目前同德县最大的马鹿饲养场,也成了格什格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。
村民华角俄藏,既是合作社的入股成员,也是合作社里的工作人员,每月都有一千多元的收入,到了年底还有分红,用他自己的话说,就是“口袋里有了钱,心里就踏实多了”。
在为村民办实事、促脱贫的路上,才旦从来没有“歇歇脚”的想法。他说,今后他们还要进一步发展壮大合作社,并带动更多的人脱贫摘帽、发家致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