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届“气候变化风险下的农业可持续发展——中拉农业科技创新合作圆桌会议”日前在巴西塞阿拉州首府福塔莱萨举行。联合国粮农组织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代表胡利奥·贝德格表示,拉美地区高度重视与中国的合作,非常愿意与中国建立拉中农业科技交流与创新合作长效机制,共同推动各方将农业科技合作意愿转化为实际行动,促进拉美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。多位与会嘉宾也发表了相同见解,认为中拉农业科技合作前景广阔。
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数据,2018年拉美和加勒比地区约有4250万人处于饥饿状态,食物不足发生率呈上升态势?!叭嗣嵌允澄锸亢陀男枨蟛欢显黾?,而可用的资源却有限,这意味着我们要想办法用更少的资源生产更多的食物?!绷瞎概┳橹∶乐藓图永毡惹虬焓麓Ω涸鹆甘嘲踩陀墓僭崩锟ǘ唷だ谅灾赋?,中国在减少贫困和饥饿人口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,非常值得学习。双方应该继续加强现代农业科技合作,同时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等风险挑战。
巴西里约联邦大学工程学院研究员蕾珍·罗沙是中巴气候变化与能源技术创新研究中心的巴方代表,她每年都要去中国三四次,联系双方合作事宜。罗沙向记者介绍道,巴西的竹资源非常丰富,但一直没有得到有效开发利用。实际上,除了传统竹制品,竹子还可以用于包装、建筑材料、生物质能源等领域。中国竹产业历史悠久、技术成熟?!八晕颐窍M柚欣献髌教?,与中国的科研机构和企业加强对接,切实提升巴西的竹产业发展水平,并完善我们的商业模式?!?/p>
古巴甘蔗加工及综合利用研究所十分看重农业创新和产品研发。2015年,该研究所作为拉美地区3家参与单位之一,与清华大学联合成立中拉实验室,双方人员往来和科技交流随之越来越密切。该所副所长玛丽拉·加利亚多告诉记者:“我们派研究人员前往中国参加培训、合作研究,收获很大?!?/p>
“正是在中乌大豆产业优势互补的基础上,中国与乌拉圭建立了联合实验室,目前合作推进顺利?!敝泄赖厍┮悼萍己献鞔俳教厥榇τ泄馗涸鹑讼蚣钦呓樯?,两国政府首先达成建立实验室的意愿,接着秘书处根据双方需求,组织各方开展设计、推动落实,最终形成“2﹢2”模式,双方各有一家科研机构和企业参与,以便最终实现科研成果的商业化推广。
巴拿马在食品物流领域有丰富的经验,但巴拿马运河运输效率有待提高?!爸泄际蹩梢园镏颐撬醵檀煌ü奔?,使得运河运输的食品品质更有保证?!卑湍寐砜萍即笱Ч┯α春臀锪餮芯看葱轮行目蒲懈涸鹑俗衾鲦たㄋ沟俾远运皆谑称肺锪髁煊虻暮献髑绷Τ渎诖?。
据统计,2018年中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8.3%,农业科技主要创新指标已经跻身世界前列。农业科技合作已成为中国和多数拉美国家科技合作的优先领域。中方与墨西哥的现代渔业科技合作研究、与巴拿马的海洋资源?;ず屠煤献?、与哥斯达黎加瓜菜类优良品种选育及配套技术应用示范、与智利的食品加工技术联合研究和应用示范等等,中拉农业科技合作正扎实推进。
联合国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经济委员会官员阿德里安·罗德里格斯对记者表示:“中国农业科技非常领先,通过技术援助和转移,中国帮助拉美国家生产出品质更高的农产品,中国消费者也将从中受益。拉中农业科技合作完全可以实现互利共赢?!?/p>